很多人都不了解徐庶在曹营,接下来跟着历史百科小编一起欣赏。
闲话休说,本期要讲的是三国著名谋士徐元直。
徐庶本名徐福,字元直,寒门子弟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他被诓骗入曹营一事,令得不少仁人志士不禁扼腕叹息。
但是,当笔者在看陈寿所著的《三国志》时,感觉竟有一丝丝不对劲,心中也产生了一个疑问。
徐庶入曹营,究竟是曹操设计诓骗,还是另有隐情?
据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记载,早年徐庶与诸葛亮为好友。
两人虽都是辅佐刘备的谋臣,但不同的是,徐庶在得知刘备消息之后是主动投奔,而诸葛亮却是刘备三顾茅庐之下才请来的。
笔者由此直观的得出,徐庶的目标之明确,投奔信念的坚定。
因此,笔者猜测徐庶入曹营,而终生不归汉。极有可能不仅仅是孝道,就能阻拦徐庶一生不回蜀汉阵营,其后当有更多的隐秘等待后人的发掘。
笔者大胆猜测,历史上的徐庶进曹营,可能是多方因素促成,并非出自曹魏计策导致的。
其一,大汉王朝是以“孝”治理国家的,徐庶受其影响,做出这个决定很有可能。
昔日昌邑王刘贺侥幸入主未央宫,但仅仅27天就被大司马霍光联合张安世废除。
其中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因为不孝。
如果徐母被掳,而作为儿子的徐庶置之不理,那他不仅仅会为千夫所指,更会在汉末的时代背景中,良心遭受深深的谴责。
舆论压力和道德标准的双重束缚下,笔者认为这可能就是徐庶做出这个决定的主因。
其二,《魏略》中记载,徐庶在中平末年,曾为人报仇被抓,后为同伴营救。遂幡然醒悟,开始求学,终有所成。
这一段记载,看似无关紧要,其实细品之下,便会有所发现。
从被抓到获救这一段,没什么问题。
可突然从一个讲义气的游侠,转变到求学的士子,中间经历了什么,无从知晓,倒颇有点春秋笔法的味道。
笔者推测,就当时徐庶接触的人群来看,徐母即有可能是促成徐庶转变的最大诱因。
仅从目前的史料来看,至少有一点可以确认,徐母对徐庶的影响,贯穿其一生。
换位思考,你最重要,并对你影响最深的人,需要你去救,你会不会去?
笔者总结下,这一点可以看做徐母自身的人格魅力,导致徐庶愿意入曹营。
其三,徐庶的成长环境。
虽然《魏略》中没有明确提及,但结合《三国志》,笔者推测徐庶可能因为某种原因,从小就是单亲家庭。
这导致徐庶对母亲有一种浓浓的依赖之情,换言之,母子的亲情很浓。
从徐庶的经历来讲,他又是一个很重情重义的人,因此前去曹营也是能够理解的。
其四,抛开敌我之见,笔者认为曹操除了疑心重,好人妻,其实格局是很大的。
官渡之战中,敌方阵营的许攸来投,曹操是倒履相迎;而对于不愿归顺的关羽,则是予取予求。
这样一个人,突然之间,为了让被自己打败的刘备的军师来投,去信骗徐庶入曹营,这就很难让人理解了。
换个角度想,如果确实是曹操设计骗来徐庶,这样的人敢用么?
其五,根据曹操曾颁布的“求贤令”,笔者可以断定曹操是属于大将军霍光一类的权臣。
正是由于,曹操不过分注重门第高低,唯才是举,令徐庶内心无抵触,认为这边也能大展拳脚,遂少了很多顾虑。(ps:徐庶入曹营两年后,曹操才颁布的“求贤令”)
要知道,徐庶可是地地道道的寒门子弟,为什么投奔一无所有的刘备?
因为他知道,只有什么都缺的刘备,才能给自己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,毕竟他只是一个寒门子弟啊!
曹操也注重才华,不会有门户之见,那去不去曹营其实对于徐庶都是能够接受的。
其六,《三国志》中记载,徐庶与石韬皆往北投向曹操,而刘备与诸葛亮相随离去。
试问,如果不抱着投效的心思给曹魏打工,为何两人一同相约而去。
至于史册记载,两人在曹魏后来都升官了,这也能反映,这并非用计,而是依据形势,做出投效曹魏的决断罢了。
以上六点,便是笔者依据史册,推测导致徐庶入曹营的主要原因,而并非《三国演义》中所说的设计骗入曹营。
以上仅为野史菌一家之言,如若觉得不错,还请长按下方点赞。点击关注,下一期讲西汉的赚钱机器——桑弘羊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34074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